胃部分切除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腸殘端破裂、吻合口梗阻、傾倒綜合征、堿性反流性胃炎等。
1. 吻合口出血:多發(fā)生在術后24小時內,主要原因是術中止血不確切。少量出血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應用止血藥物等保守治療控制;若出血量大,可能需再次手術止血。
2. 十二指腸殘端破裂:常發(fā)生在術后24 - 48小時,多因十二指腸殘端處理不當或局部血運障礙所致?;颊邥话l(fā)上腹部劇痛、發(fā)熱,嚴重時出現休克。一旦確診,需立即手術處理,術后持續(xù)腹腔引流、抗感染等治療。
3. 吻合口梗阻:可分為機械性梗阻和功能性梗阻。機械性梗阻多因吻合口過小、吻合口水腫或輸出袢粘連等引起;功能性梗阻常與胃腸動力不足有關?;颊弑憩F為進食后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治療上,功能性梗阻多采用保守治療,機械性梗阻常需手術解除梗阻。
4. 傾倒綜合征:分為早期和晚期傾倒綜合征。早期傾倒綜合征多在進食后半小時內出現,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頭暈等,主要是由于胃排空過快,大量高滲食物進入小腸,導致腸道內分泌細胞大量分泌血管活性物質;晚期傾倒綜合征在進食后2 - 4小時發(fā)生,主要因食物快速進入小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繼而出現低血糖癥狀。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少食多餐等可緩解癥狀。
5. 堿性反流性胃炎:多在術后數月至數年發(fā)生,由于膽汁、胰液等堿性液體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颊弑憩F為上腹部持續(xù)性燒灼痛,進食后加重,抗酸劑治療無效,常伴有膽汁性嘔吐。癥狀輕者可藥物治療,嚴重者可能需手術治療。
胃部分切除術后,患者要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勞累。飲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從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密切關注自身癥狀,如出現腹痛、嘔吐、發(fā)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定期到醫(yī)院復查,以便醫(yī)生了解恢復情況并給予相應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