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頭頸椎疼可能是頸部肌肉勞損、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頸椎骨質增生、頸部外傷后遺癥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物理治療、運動鍛煉、藥物治療等。
1. 頸部肌肉勞損:長期低頭使頸部肌肉持續(xù)處于緊張狀態(tài),易引發(fā)勞損。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進行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于頸部疼痛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緊張。還可進行按摩,由專業(yè)人員按摩頸部肌肉,放松肌肉痙攣。
2.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長時間不良姿勢導致頸椎正常生理曲度改變。可通過頸椎牽引,借助器械拉開椎間隙,減輕對神經和血管的壓迫。同時進行頸部康復訓練,如米字操,緩慢活動頸部,按米字筆畫順序活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改善頸椎穩(wěn)定性。
3. 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突然的頸部扭轉等可能引起小關節(jié)位置改變。需找專業(yè)的康復醫(yī)生或整脊師進行手法復位,精準調整小關節(jié)位置。復位后佩戴頸托固定頸部,限制頸部過度活動,利于小關節(jié)恢復。
4. 頸椎骨質增生:年齡增長、長期勞損等引發(fā)骨質增生刺激周圍組織??勺襻t(y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減輕炎癥和疼痛;抗骨增生片,緩解增生帶來的不適;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營養(yǎng)軟骨。同時配合針灸治療,刺激頸部穴位,疏通經絡。
5. 頸部外傷后遺癥:曾經頸部受傷未徹底恢復留下隱患。可采用紅外線照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損傷組織修復。也可進行超聲波治療,改善局部代謝,減輕疼痛。
日常要保持正確坐姿和站姿,避免頸部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頸部鍛煉,如游泳、放風箏等。若疼痛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