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原來龜頭出現(xiàn)過紅點(不疼也不癢),后來請教醫(yī)生說是不屬于皰疹,后來就拿潔爾陰泡洗,效果還不錯恢復正常,后來隔了一個多月的一天,早上還好好的,到了中午突然出現(xiàn)紅點,而且這次接近龜頭的包皮還出現(xiàn)一片紅(包皮上稍微有點癢),于是又用潔爾陰泡洗,又好點,請教一下這是什么原因,洗洗就好,不用潔爾陰就又犯,很是困惑!
補充:我媳婦現(xiàn)在用著一些婦科藥,媽富隆和活血通脈的藥,她因子宮內(nèi)模厚,月經(jīng)老是淋漓不斷,但現(xiàn)在經(jīng)過兩個月的治療已經(jīng)恢復正常,但仍然還在吃著這些藥,據(jù)說需要吃三個月,這些藥會不會產(chǎn)生一些副作用,比如陰道炎之類的,然后我們同房時傳染給我.但是我媳婦她并沒有異常的陰道癢疼的感覺。請醫(yī)生給指點指點,謝謝
很多患者在陰莖的龜頭上出現(xiàn)紅斑或小丘疹,懷疑自己所患的是性病。當去看醫(yī)生后,才知道是包皮龜頭炎(陰莖頭包皮炎),事實上,包皮龜頭炎是常見的疾病。包皮龜頭炎又分為包皮炎和龜頭炎,由于常常同時出現(xiàn)故稱為陰莖包皮龜頭炎。這種炎癥可以是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臨床上以感染性的包皮龜頭炎較多見。感染性的常由于不潔性交,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滴蟲、衣原體、支原體、淋病雙球菌或其他細菌引起;非感染因素多是由于包皮過長,清潔不夠,包皮和龜頭之間的不潔之物,即包皮垢,便會堆積起來,刺激局部的包皮和粘膜發(fā)生炎癥。臨床上常見的包皮龜頭炎有如下幾種,其癥狀:(1)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初起時局部潮紅,陰莖的皮膚發(fā)紅、腫脹,自覺龜頭有灼熱和瘙癢的感覺。翻開包皮,可見包皮內(nèi)面及龜頭充血糜爛,有滲液,甚至于出血。繼發(fā)感染后可見小潰瘍,有惡臭的乳白色膿性分泌物。如與內(nèi)褲磨擦即感疼痛,患者常?;顒硬槐???砂橛懈构蓽狭馨徒Y的腫大和壓痛。(2)環(huán)狀潰爛性包皮龜頭炎在龜頭和包皮上,可見紅斑,逐漸擴大,呈環(huán)狀,可形成淺表性潰瘍面。(3)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包皮和龜頭可見紅斑,表面光滑,并有小皰疹,紅斑的邊緣較清楚,急性發(fā)作時有糜爛、滲液。(4)滴蟲性包皮龜頭炎龜頭起丘疹和紅斑,逐漸擴大,邊緣清楚,紅斑上可見針頭大小的小水皰,最后形成糜爛面。西醫(yī)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消炎殺菌。一般是內(nèi)外并治。對于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和環(huán)狀潰爛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首選紅霉素和四環(huán)素,一般每服0.5g,每日4次。滴蟲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首選滅滴靈,每服0.2g,每日3次,連用10天。對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包皮龜頭炎的治療常用曲古霉素或伊曲康唑治療。曲古霉素10~20萬單位,每日2次,伊曲康唑每服100mg,每日2次,連服7天。中醫(yī)治療本病常把其分為三型,即毒火郁結型、濕熱生蟲型和肝腎陰虧型三種。根據(jù)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予以不同的治療。(1)毒火郁結型可見包皮和龜頭紅腫,有紅斑、丘疹、水皰或潰爛,自覺疼痛,排尿不暢,伴有口舌生瘡,急躁易怒。這是由于毒火郁結,不得宣泄所致。治療宜清熱、瀉火、解毒。常用方劑為導赤丹加減:黃連10g黃芩10g山梔子10g木通10g生地10g淡竹葉10g澤瀉10g大黃6g生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劑。(2)濕熱生蟲型可見龜頭部潮紅,起水皰或糜爛,陰莖疼痛;實驗室檢查可見白色念珠菌或滴蟲感染;多伴有陰部潮濕,陰部瘙癢,口苦,口粘,小便黃赤。這是由于濕熱之邪下注肝經(jīng),生蟲所致。治療宜清熱除濕,殺蟲止癢。常用方藥為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柴胡10g黃芩10g山梔子10g車前子10g澤瀉10g木通10g土茯苓30g百部10g貫眾10g鶴虱10g(3)肝腎陰虧型可見包皮和龜頭有斑片或有肥厚,或硬化,一般沒有瘙癢和疼痛,可伴有腰酸、早泄等癥狀。這是由于濕熱或濕毒傷及肝腎之陰所致。治療宜滋補肝腎為主。常用方藥為六味地黃湯加減:生熟地各10g山萸肉10g山藥10g枸杞子10g丹皮10g茯苓20g丹參10g澤瀉10g蒲公英30g治療包皮龜頭炎的外治法:(1)滴蟲性龜頭炎可用0.5%~1%乳酸溶液或0.5%醋酸溶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龜頭和包皮內(nèi)側。(2)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可用小蘇打溶液清洗患部或外用咪唑類軟膏如達克寧軟膏、克霉唑軟膏等。(3)蒲公英洗劑取蒲公英30g,野菊花30g,枯礬10g,水煎外洗患部,每日1次,每次敷洗約20分鐘。(4)青黛散主要成分為青黛。取適量青黛散,加入少許水,調(diào)成糊狀,外用于患部,每日換藥1次。(5)細菌感染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用3%硼酸水200mL,或01%雷夫奴爾溶液外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溫馨提示:
平時最好穿寬松透氣的衣褲,避免緊身褲、牛仔褲等衣著。此外,內(nèi)褲最好是棉質(zhì)的,洗后在太陽下曬干。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