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感冒后幾天發(fā)腳板腳酸痛,去醫(yī)院檢查說不知道什幺原因,血常規(guī)是正常
3-4天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專家給予邦助
病情分析:
不知道有沒有吃什么藥呢?一般情況下,感冒發(fā)燒后會感到全身酸痛,這都是正常的.
指導意見:
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總體上分為普通感冒cold和流行感冒influenza,epidemic influenza,grippe.普通感冒,中醫(yī)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雖多發(fā)于初冬,但任何季節(jié),如春天,夏天也可發(fā)生,不同季節(jié)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jīng)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于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fā)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會傳染上流感.
感冒病例分布是散發(fā)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細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fā)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經(jīng)5~7天痊愈.
生活護理:
食療方法
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開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調(diào)口味.
2,白菜蘿卜湯: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蘿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連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蘋果蜂蜜水:蘋果5個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升,煮沸5分鐘,自然冷卻到40℃,加少許檸檬汁和適量蜂蜜攪拌均勻,每天多次少量飲用.
4,姜絲蘿卜湯:姜絲25克,蘿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病情分析: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是元兇
指導意見:
類似以上的癥狀,可能是得了足底筋膜炎.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包括:足底筋膜因工作而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例如老師及護理人員等;跟骨骨刺造成跟骨與足底筋膜交接處不斷摩擦發(fā)炎;筋膜本身柔軟度變差,如年紀大;腳足弓過大(高足弓)或過?。ū馄阶悖?;體重過重,常穿硬底鞋……等因素,造成足部負擔過重,尤其是足底筋膜經(jīng)常受到過多或不正常的刺激,導致筋膜發(fā)炎的現(xiàn)象.
生活護理:
★抬高雙腳 擺動腳板 促進循環(huán)
本身若是以上所提的高危險族群,可*訓練足部與小腿肌群的柔軟度及肌耐力運動;選擇一雙軟底有吸震效果及具足弓的鞋子;養(yǎng)成良好工作習慣,如站立或走路一段時間應短暫休息,并將雙腳盡量抬高,腳板上下擺動,一來可讓腳底筋膜得到充分休息,二來可增加下肢血液循環(huán),避免靜脈曲張.如此便能有效預防足底筋膜炎的發(fā)生.
病情分析:
青年女性 感冒后四肢酸疼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很正常,主要是你感冒時候由于病毒的作用,機體免疫反應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抗感染上,肌肉收縮, 組織缺氧 無氧代謝加劇 ,最后乳酸堆積 ,乳酸過多都會導致組織酸疼的感覺,與過度勞累后的酸疼一樣的道理
生活護理:
建議多飲水,多吃蔬菜 肉米飯等 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 適當活動一下身體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以上是對“感冒后發(fā)現(xiàn)腳板,腳底,腳趾很酸痛”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19歲 感冒后幾天發(fā)腳板酸痛 血常規(guī)見車正常 發(fā)病時間3到4天 屬于足跟痛 發(fā)病原因多由缺鈣 缺少微量元素引起 也與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 足跟脂肪纖維炎,跟腱周圍炎這些有關
指導意見:
腳板酸痛病發(fā)與感冒后3-4天 醫(yī)學稱足跟痛 常見造成足跟痛原因有1缺少鈣元素 大部分患者為此原因也有足跟脂肪纖維炎 跟腱周圍炎 跟部滑囊炎等疾病 處理意見:建議吃點補鈣的保健藥品 適當食補 可去醫(yī)院檢查 確診病因后在適當治療 祝你早日康復
生活護理:
用中醫(yī)食補補鈣 適當補充鉀 鈣 這2種微量元素 多做運動 可去康復機構對足跟進行康復理療 也就是俗稱足跟按摩
溫馨提示:
重在預防,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生活飲食規(guī)律、改善營養(yǎng)。避免受涼和過度勞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預防感冒最好的辦法。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