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患者性別:
主要癥狀:我的血壓是80-100,我們這兒的醫(yī)生說我的血壓有點低,請問他說的對嗎?正常血壓是多少?
發(fā)病時間:
化驗檢查結果:
血壓100/80毫米汞柱屬于正常血壓,正常范圍之內(nèi).正常血壓范圍為90---140/60---90毫米汞柱之間,低血壓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壓收縮壓低于100mmHg,那就會形成低血壓,
你這個情況是正常的啊.沒有問題的.不要擔心啊.不需要治療.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huán)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tài)正常血壓的變異范圍很大隨年齡體質(zhì) 環(huán)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變化由于高血壓在 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高血壓的標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有明確規(guī)定但低血壓的診斷目前尚無統(tǒng)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為低血壓
絕大多數(shù)低血壓患者(尤其與體質(zhì)或遺傳有關的長期慢性低血壓)在臨床上并無任何不適或僅有頭暈困倦乏力等非特異性癥狀 少數(shù)(血壓急劇下降者)出現(xiàn)以腦供血不足為主 的臨床癥狀如頭暈眼黑肢軟甚至可以出現(xiàn)暈厥或休克
你們那兒的醫(yī)生說的不完全對,正常血壓值為:收縮壓90-140,舒張壓60-90,就單個血壓值來講,你的血壓值都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但血壓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收縮壓減舒張壓的值(脈壓差)一般是30-60.你的脈壓差是20,顯然,你的脈壓差低于正常值,其產(chǎn)生的原因比較復雜,一般考慮心臟的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減退有關,針對你的情況,要進一步進行心臟功能的檢查,超聲心動圖能明確你的診斷.
以上是對“正常血壓是多少?”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張壓小于或等于90mmHg (12kPa).如果成人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12.1-12.5kPa)之間,為臨界高血壓.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xù)兩次舒張期血壓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的正常血壓值判別標準:①正常血壓值,收縮壓≤18.64Kpa(140mmHg),舒張壓≤12.1Kpa(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壓,收縮壓≥21.3Kpa(160mmHg),舒張壓≥12.65Kpa(95mmHg).③臨界高血壓,指血壓介于上述二者之間.而低于正常血壓值即稱低血壓,一般以低于100/60mmHg為準
血壓的觀察及測量
一,正常血壓的觀察及生理性變化
血壓是指在血管內(nèi)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側(cè)壓力.臨床上所謂的血壓一般是指動脈血壓.機體內(nèi)各種不同的血管,其血壓不同,動脈血壓最高,其次為毛細血管壓,靜脈血壓最低.由于心臟交替收縮和舒張,因而動脈壓也隨之波動.當血液射入主動脈,此時動脈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當心臟舒張時,動脈管壁彈性回縮,壓力降至最低位,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壓力差稱為脈壓.平均動脈壓為舒張壓加1/3脈壓,它與各器官和組織的血流量直接相關.動脈血壓與心輸出量,血液粘稠度和外周阻力成正比,與血管壁的彈性成反比.
(一)血壓正常值 血壓通常以肱動脈血壓為標準.正常成人安靜時收縮壓為12-18kPa(90~140mmHg)舒張壓為8~12kPa(60~90mmHg),脈壓為4~5.3kPa(30~40mmHg)..
(二)生理性變化 正常人的動脈血壓,經(jīng)常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nèi)波動,保持相對恒定,但可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
1.年齡和性別對血壓的影響 動脈血壓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新生兒血壓最低,小兒血壓比成人低.中年之前女性血壓比男性偏低,中年以后差別較少.
2.時間和睡眠對血壓的影響 一般傍晚血壓高于清晨. 過度勞累或睡眠不佳時,血壓稍有升高.
3.環(huán)境對血壓的影響 受寒冷刺激血壓可上升,在高溫環(huán)境中血壓可下降.
4.精神狀態(tài)對血壓的影響 緊張,恐懼,害怕,興奮及疼痛等精神狀態(tài)的改變,易致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無變化.此外,飲食,吸煙,飲酒等也會影響血壓值.
5.其它,一般右上肢血壓高于左上肢,因右側(cè)肱動脈來自主動脈弓的第一大分支無名動脈,左側(cè)肱動脈來自動脈弓的第三大分支左鎖骨下動脈,由于能量稍有消耗,故測得壓力稍低0.3~0.5kPa(2~4mmHg).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6~5.3kPa(20~40mmHg),因股動脈的管徑較肱動脈粗,血流量多,故在正常情況下,下肢血壓比上肢高.
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簡稱血壓(blood pressure,BP).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時,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的動力.心室收縮,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systemic blood pressure,SBP).心室舒張,動脈血管彈性回縮,血液仍慢慢繼續(xù)向前流動,但血壓下降,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中國人平均正常血壓參考值(mmHg)
年齡 收縮壓(男) 舒張壓(男) 收縮壓(女) 舒張壓(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如果沒有不適癥狀完全不用擔心.
關于健康人動脈血壓的正常值,根據(jù)上海市1121419人的資料,中國青壯年靜息時的收縮壓平均約110(100~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約70(60~80)毫米汞柱,脈搏壓平均約40毫米汞柱.
男性40歲以后,女性35歲以后動脈血壓的升高比較明顯﹐其中收縮壓比舒張壓升高更為突出.男性比女性稍高﹐但女性在更年期后有較明顯的升高.
健康人動脈血壓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恒定﹐但也常有生理性變動.運動時﹑進食后﹑情緒激動時升高﹔睡眠時﹑輕松愉快時血壓稍降.吸氣時血壓先降后升﹐呼氣時血壓先升后降﹐這些血壓變化多呈暫時的.瘦弱的人血壓多偏低﹐超重的人血壓多偏高.
正常人右臂比左臂血壓高5-10mmhg,下肢比上肢高20-40mmhg.
要預防低血壓癥可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二,增加營養(yǎng),吃些有利于調(diào)節(jié)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diào)節(jié)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低血壓都有好處.
四,為防止暈倒,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應注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臥位或坐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排尿性低血壓患者還應注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五,藥物治療,可選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黃素等升壓藥及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以上是對“正常血壓是多少?”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你好,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為: 低壓:8.0~12.0KPa(60~90毫米
汞柱); 高壓:1 2 . 0~18.6KPa(90~140 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壓是:低壓70-90毫米汞柱 ,
高壓是90-140毫米汞柱.你的血壓是正常的,不必擔心的.
血壓是流動著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cè)壓力.由于心臟的搏動,人體的動脈血壓有收縮壓和舒張壓.我國健康青年在安靜的狀態(tài)時的收縮壓為100~120mmHg,舒張壓為60~80mmHg.由于個體的差異,一般收縮壓在90~140mmHg,舒張壓在60~90mmHg都可以算作正常.
您的血壓是80和100應該算在正常的范圍內(nèi).建議平時注意保重身體,多鍛煉.祝您保持健康的身體!
血壓類別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理想血壓 < 120 < 80
正常血壓 < 130 <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 ~ 89
輕度高血壓(1級) 140~159 90 ~ 99
亞組(臨界高血壓) 140~149 90 ~ 94
中度高血壓(2級) 160~179 100 ~ 109
重度高血壓(3級) ≥180 ≥ 110
單純收縮性高血壓 ≥140 < 90
要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比較正確
你好,正常成人的血壓標準值應該是80--120mmHg.你的血壓為80--100mmHg,高壓有一點偏低,但是沒有必要擔心的.只要注意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加強身體鍛煉就好了.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