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主要癥狀:總覺得氣脈不足,吭吭兩聲才好點,有人說是受累傷力了,也有人說是凍著了,可好長時間也不見好轉總這樣,請問,怎么回事,用治療嗎?
您好,這位朋友,首先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從您所說的癥狀可以有以下幾種病來幫你分折一下:如果你是季節(jié)性的陣發(fā)性干咳,用抗生素無效,不伴發(fā)熱,怕冷空氣怕煙霧,點癢或有點喘,如果超過2個月,那你就是過敏性咳嗽,也叫咳嗽變異性哮喘或者過敏性咳嗽.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慢性煙喉炎.建議去醫(yī)院做全面的檢查.下面推薦偏方治療(1)川貝母12g,雪梨2個,豬肺250g,冰糖少許.將川貝母洗凈,雪梨去皮洗凈切成數(shù)塊,豬肺洗凈,擠去泡沫,切成片.將川貝母,雪梨,豬肺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置文火上熬煮3小時后即成.服用時吃梨,肺,飲湯.
此方適應于肺結核的干咳,咳嗽,咳血,以及老人干咳無痰,一般人的燥熱咳嗽,口干痰黃等癥,具有除痰,潤肺,補肺的功效.
(2)銀耳10-12g,冰糖適量.將銀耳一朵一朵洗凈,放入碗中用冷開水浸泡,水應浸過銀耳,浸泡1小時,待其發(fā)脹后,揀去雜物.將浸泡后的銀耳,再加冷開水和冰糖適量,放入碗中.將碗放入蒸鍋內,隔水蒸燉2-3小時.服用時,飲湯,食銀耳.
此方適應于秋冬燥咳,干咳無痰,咽干口燥,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虛熱口渴等癥,有滋陰潤肺,生津止咳的功效,也是體質虛弱者的滋補品.
(3)絲瓜花10g,蜂蜜15g.將絲瓜花洗凈,放入茶盅內,加開水沖泡,然后上蓋浸泡10分鐘后倒入蜂蜜,攪勻即成.服用時揀去絲瓜花不用,趁熱飲用,每日三次.
此方適用于肺熱型支氣管炎,咳吐黃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癥,具有清肺平喘之功效.
(4)甜杏仁250g,核桃仁250g,蜂蜜500g,白糖適量.將甜杏仁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用文火煎熬1小時.將核桃仁切碎,倒入盛白糖的鍋內,待稠粘時,加入蜂蜜,攪勻,再燒沸,即成.將蜜餞雙仁放入糖罐內備用.食用時,每次3g,每日2次.平常多吃清炎的食物.
你好!您的情況應該是患上了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癥,其中彌漫性炎癥常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癥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癥則多伴有咽淋巴樣組織的炎癥.本病相當于中醫(yī)的慢喉痹.
慢性咽炎患者常有急性咽炎反復發(fā)作史,或因鼻病長期張口呼吸及煙酒過度,壞境空氣干燥,粉塵和刺激性氣體污染等.會出現(xiàn)咽部不適,或疼,或癢,或干燥感,灼熱感,煙熏感,異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嘔.病程2個月以上,常因受涼,感冒,疲勞,多言等原因致癥狀 檢查會發(fā)現(xiàn)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紅色,或樹枝狀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或咽側索腫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縮,變薄,有分泌物附著.
中醫(yī)上慢性咽炎為虛火上炎證,肺脾氣虛證,痰熱證,痰瘀互阻證 .中醫(yī)將本病歸納為三種類型:
一,陰虛火炎型:咽部不適,痛勢隱隱,有異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煩熱,腰腿酸軟,舌質紅,脈象細數(shù).
二,痰阻血瘀型:咽部干澀,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紅,常因頻頻清嗓而惡心不適.舌質紅,苔黃膩,脈滑而數(shù).
三,陰虛津枯型:咽干甚癢,灼熱燥痛,飲水后痛可暫緩,異物感明顯,夜間多夢,耳鳴眼花.舌質紅少津,脈細數(shù).
對于慢性咽炎的治療,西醫(yī)一般注重局部用藥,如:嗽口藥,用2%棚酸溶液,3%鹽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復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強蛋白銀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薄荷等含于口腔內等,有一定緩解癥狀之功能.局部對癥治療也可以選用中成藥,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
中醫(yī)治療本病著重于治本,按辯證分型法用藥,療效較好.一般用藥為:陰虛火炎型者,用養(yǎng)陰清肺湯加味(麥冬,生地,玄參,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貝粉,丹皮,桑葉等);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參,牡蠣,川貝,生地,麥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陰虛津枯型者,用生脈飲加味(白曬參,麥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劑,頻頻潤咽服之.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忌辛辣之品及煙酒刺激.注意口腔衛(wèi)生.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郁悶等.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