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性腰椎骨折保守治療方法主要有臥床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鍛煉、支具固定等。
1. 臥床休息:對于壓縮性腰椎骨折患者,臥床休息能使受傷的椎體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復空間。骨折后椎體穩(wěn)定性下降,活動可能導致骨折移位加重,疼痛加劇。通過嚴格臥床,減少了椎體受到的壓力和外力刺激,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一般建議患者仰臥位,腰部可適當墊薄枕,維持腰椎生理曲度,臥床時間通常在 6 - 8 周,期間要注意定時翻身,防止壓瘡。
2. 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能有效減輕骨折部位的炎癥反應,緩解疼痛癥狀;還可搭配仙靈骨葆膠囊,促進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骨痂生長,幫助骨折愈合;同時,鈣劑如碳酸鈣 D3 片,可補充鈣質,增強骨骼強度,利于骨折恢復,具體藥物使用需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
3. 物理治療:壓縮性腰椎骨折后,物理治療能起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疼痛和腫脹的作用。常見的有熱敷,通過熱傳遞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液供應,帶走代謝廢物,緩解肌肉痙攣。還有紅外線照射,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改善局部組織營養(yǎng),促進骨折愈合。另外,按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腰部肌肉,減輕肌肉對骨折部位的牽拉,促進恢復,但按摩力度需適中。
4. 康復鍛煉:康復鍛煉對于壓縮性腰椎骨折患者恢復腰部功能至關重要。早期可進行下肢的屈伸活動,如直腿抬高訓練,能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同時增強下肢肌肉力量。隨著恢復情況,可逐漸增加腰部肌肉的鍛煉,如五點支撐法,通過頭部、雙肘和雙足支撐身體,使腰部離開床面,增強腰部肌肉力量,穩(wěn)定腰椎,減少腰部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5. 支具固定:對于一些壓縮程度較輕的腰椎骨折患者,支具固定能為骨折椎體提供外部支撐,限制腰部的活動范圍,減輕骨折部位的壓力。它可以幫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早期下地活動,減少長期臥床帶來的并發(fā)癥。選擇合適的腰部支具,根據(jù)患者的體型和骨折情況進行調整,確保支具佩戴舒適且能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在醫(yī)生指導下正確佩戴和使用。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yī)生要求進行各項操作,根據(jù)自身恢復情況適時調整治療方案。定期前往醫(yī)院進行復查,觀察骨折愈合情況,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