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低血壓最高的固定數(shù)值。血壓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生理指標,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很難界定一個絕對的低血壓最高值。
低血壓在醫(yī)學上一般指體循環(huán)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tài)。正常血壓范圍是收縮壓90 - 139mmHg,舒張壓60 - 89mmHg。當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時,可能被視為低血壓。
低血壓可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生理性低血壓常見于部分健康人群,尤其是體質(zhì)瘦弱的老人、女性,雖然血壓值處于低血壓范圍,但沒有任何不適癥狀,也不影響身體健康,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病理性低血壓往往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比如,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會導致血壓下降。另外,藥物不良反應、大出血、嚴重創(chuàng)傷等也可能引發(fā)低血壓。病理性低血壓患者常伴有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暈厥、休克,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
對于低血壓人群,日常要注意加強營養(yǎng),適當增加鹽分攝入,有助于提升血壓。要避免突然起身或快速變換體位,防止因體位性低血壓導致摔倒。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若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不適癥狀加重,應及時前往醫(yī)院檢查,以便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