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結腸炎的表現常見到罕見依次為腹痛、便血、腹瀉、腹部壓痛、發(fā)熱等。
1. 腹痛:是缺血性結腸炎較為常見的癥狀,多為突發(fā)的痙攣性疼痛,疼痛部位常與病變部位相關,一般以左下腹較為多見,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可持續(xù)數小時甚至數天,在排便后疼痛可能會稍有緩解。
2. 便血:患者可出現便血癥狀,便血的顏色可呈鮮紅色、暗紅色或黑便,出血量多少不定,輕者僅為大便潛血陽性,重者可出現大量便血,這主要是由于腸道缺血導致黏膜損傷、出血所致。
3. 腹瀉: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瀉癥狀,每日排便次數增多,可從數次到十余次不等,糞便質地可稀軟或呈水樣,這與腸道缺血后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以及腸道蠕動加快有關。
4. 腹部壓痛:醫(yī)生進行體格檢查時,可發(fā)現腹部有壓痛,壓痛部位多與病變腸段相對應,一般壓痛程度較輕,若出現反跳痛、肌緊張等,則提示可能存在腸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
5. 發(fā)熱: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發(fā)熱癥狀,體溫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fā)熱,這可能是由于腸道缺血后局部炎癥反應,釋放炎性介質,進而引起全身的炎癥反應導致。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以明確診斷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要積極配合,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安排用藥、飲食及休息,定期復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和調整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