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血糖常見的項目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葡萄糖耐量試驗等。
1. 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時未進食熱量后,所測得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是診斷糖尿病最常用的指標之一,正常范圍一般在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同時伴有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等癥狀,可考慮糖尿病。
2. 餐后血糖:通常指餐后2小時血糖,從進食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小時后測量靜脈血漿葡萄糖。正常應低于7.8mmol/L,該指標能反映胰島β細胞儲備功能,對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及評估血糖波動有重要意義。
3.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過去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飲食、運動等因素影響。正常參考值為4%~6%,是評估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情況的金標準,也是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jù)。
4. 糖化血清蛋白:反映過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由于血清蛋白半衰期短,能更及時反映近期血糖變化,正常范圍為1.9~2.7mmol/L。
5. 葡萄糖耐量試驗: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在不同時間點測定血糖水平,以了解機體對葡萄糖的調節(jié)能力。若服糖后2小時血糖≥11.1mmol/L,可診斷糖尿病。
化驗血糖項目多樣,能從不同角度反映血糖情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規(guī)律作息。若血糖異常,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定期監(jiān)測血糖,以便調整治療方案,維持血糖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