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冠心病要做心電圖、心臟超聲、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冠狀動脈造影、核素心肌顯像等檢查。
1. 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檢查方法,能記錄心臟電活動情況。在心絞痛發(fā)作時,心電圖可出現(xiàn)ST段壓低、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現(xiàn),對診斷有重要提示意義。即使癥狀緩解后,部分患者心電圖仍可能存在異常改變,有助于判斷病情。
2. 心臟超聲:通過超聲波對心臟進行成像,可觀察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能了解心臟各腔室大小、心肌厚度及運動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區(qū)域、室壁運動異常等,輔助診斷冠心病并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3. 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利用CT技術對冠狀動脈進行成像,可清晰顯示冠狀動脈的形態(tài)、走行及狹窄程度。是一種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能初步判斷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病變,對于篩查冠心病有較大價值。
4. 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通過向冠狀動脈內注入造影劑,在X線下直接觀察冠狀動脈的狹窄或阻塞部位、程度等,為后續(xù)制定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jù),如決定是否進行介入治療或搭橋手術。
5. 核素心肌顯像:通過注射放射性核素,利用特殊儀器檢測心肌攝取核素情況,反映心肌血流灌注和代謝狀態(tài)。可發(fā)現(xiàn)心肌缺血區(qū)域,判斷心肌存活情況,對冠心病的診斷、病情評估及治療決策有重要指導作用。
懷疑冠心病進行相關檢查后,若確診應積極配合治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攝入,適度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同時,需嚴格按照醫(yī)生囑咐規(guī)律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