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的急性無菌性炎癥,主要癥狀包括局部疼痛、紅腫、條索狀改變等,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一、靜脈炎的癥狀:
1. 局部疼痛:多為隱痛、脹痛或刺痛,活動時疼痛可能加劇。
2. 紅腫:病變部位皮膚發(fā)紅,可伴有皮溫升高,范圍可局限也可沿靜脈走行擴散。
3. 條索狀改變:靜脈走行部位可觸及條索狀硬結,質地較硬,有壓痛。
4. 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局部皮膚破潰、滲液,甚至引發(fā)全身癥狀如發(fā)熱、寒戰(zhàn)等。
2.靜脈炎的治療:
1. 一般治療:休息,避免久站或久坐,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局部可采用熱敷,如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每次15 - 20分鐘,每天數(shù)次,以促進炎癥吸收。
2. 藥物治療:外用藥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疼痛明顯時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等緩解疼痛。對于合并感染的靜脈炎,需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3.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如形成血栓且有脫落風險等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血栓切除術等。
治療期間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注意觀察局部癥狀變化,若紅腫、疼痛加重或出現(xiàn)發(fā)熱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yī)。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皮膚破損引發(fā)感染。同時,適當進行康復鍛煉,但要避免過度勞累,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