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和牙菌斑在形成原因、表現癥狀、對牙齒影響、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 形成原因:蛀牙主要是由于口腔中的細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產生酸性物質,長期侵蝕牙齒硬組織,導致牙齒脫礦、破壞而形成齲洞。牙菌斑則是由細菌、食物殘渣、唾液等物質在牙齒表面逐漸堆積、附著形成的一層無色、柔軟且黏附性強的薄膜。
2. 表現癥狀:蛀牙初期可能僅表現為牙齒表面色澤改變,如出現白堊色或黃褐色斑點,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形成明顯齲洞,患者可能感到牙齒敏感,遇冷熱酸甜刺激疼痛,嚴重時會引發(fā)牙髓炎,出現劇烈疼痛。牙菌斑通常肉眼難以察覺,多在牙齒表面、牙縫間等部位,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疼痛等不適癥狀,但長期積累會引發(fā)多種口腔問題。
3. 對牙齒影響:蛀牙會直接破壞牙齒硬組織,從牙釉質逐漸深入到牙本質、牙髓腔,嚴重影響牙齒的結構和功能,甚至導致牙齒缺失。牙菌斑是引發(fā)多種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如牙齦炎、牙周炎等,長期存在會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牙齒松動等問題。
4. 治療方法:蛀牙根據齲壞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淺齲一般通過補牙,去除齲壞組織后用補牙材料填充;中齲和深齲可能需要先進行墊底,再補牙,若累及牙髓則需進行根管治療。牙菌斑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日常口腔清潔,如正確刷牙、使用牙線等去除,定期洗牙也能有效清除牙齒表面和牙齦緣附近的牙菌斑。
日常要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早晚正確刷牙,飯后及時漱口,使用牙線清理牙縫。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便早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處理。若出現牙齒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治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