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鏡與直腸鏡在檢查范圍、器械特點、操作難度、檢查目的、不適感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
1. 檢查范圍:肛門鏡主要用于檢查肛管及直腸末端部分,通常能觀察到距肛門緣約 10 厘米以內的區(qū)域;直腸鏡可觀察的范圍更廣,能深入到直腸中下段,一般可到達距肛門 15 - 20 厘米的直腸部位。
2. 器械特點:肛門鏡相對較短、較粗,直徑一般在 2 - 3 厘米,長度多在 7 - 10 厘米;直腸鏡相對細長,直徑約 1.5 - 2 厘米,長度在 15 - 25 厘米不等。
3. 操作難度:肛門鏡操作相對簡單,插入深度淺,醫(yī)生較易掌握;直腸鏡操作難度稍高,需更小心謹慎地插入,以避免損傷直腸黏膜,對操作者技術要求更高。
4. 檢查目的:肛門鏡主要用于檢查內痔、外痔、肛裂、肛瘺內口等肛管直腸末端病變;直腸鏡除可觀察直腸黏膜病變,如直腸炎、直腸息肉、直腸癌等,還能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5. 不適感程度:肛門鏡檢查時,因器械短粗,擴張肛管可能引起較明顯的墜脹感和異物感;直腸鏡檢查時,因插入較深,可能引起腹部隱痛、腹脹等不適,尤其是在通過直腸彎曲部位時。
在進行檢查前,應遵循醫(yī)生的安排做好準備工作。檢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若出現(xiàn)腹痛、便血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告知醫(yī)生。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肛周衛(wèi)生,預防肛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