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寶寶自昨天下午開始,老說肚子疼,一開始沒注意,到了晚上開始發(fā)燒了。給吃了點感冒藥、?;撬?、頭孢克肟后睡下,今天早上4點多,又吃一次奶粉,大概5點多,突然肚子很疼,猛哭,不準我們摸她肚子,大概3-4分鐘后 又不疼了。到醫(yī)院做個彩超和大便,大便正常,彩超顯示:腹腔腸系膜上多個低回聲結節(jié)內可探及點狀血流信號。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因寶寶掛水很難,所以醫(yī)生給開了頭孢羥氨片和健胃消食口服液,寶寶吃了后,仍然低燒。沒食欲,中午吃的飯和蛋吐了,吐了她就說肚子不疼了,晚上吃了一點粥喝火腿,現在仍低燒,食欲明顯減退,連奶粉也不想吃酒睡了。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在盡量不輸液的情況下,吃點什么藥,效果好?
可以吃尼美舒利嗎?
在效果不理想情況下,還可以用些其他消炎藥嗎
比如說:今天的頭孢羥氨已吃了2次,晚上我還可以給一點阿莫西林嗎?
病情分析:
根據你寶寶的情況,考慮腸系膜淋巴結炎。
該病主要是細菌感染所致,部分與病毒感染有關。.
主要表現為發(fā)熱腹痛(一般是先發(fā)熱后腹痛,腹痛部位較廣多在肚臍周圍。如果是先腹痛在發(fā)熱,腹痛先在上腹部后在右下腹的話,請?zhí)貏e注意是不是闌尾炎!?。。?、惡心、嘔吐、腹瀉等。
指導意見:
1、抗生素治療為主,根據抗生素的使用原則,能用一種則不用兩種聯(lián)合,目前看來你寶寶病情有所控制,所以請不要聯(lián)合使用阿莫西林(而且阿莫西林和頭孢合用的抗菌作用并不能明顯增強)。如果你寶寶發(fā)病前有感冒的癥狀,可以加一點抗病毒的藥,如利巴韋林顆粒。此外,抗生素的使用應該按原則來,原則上燒退3天后、復查血常規(guī)正常方可停藥?。?!
2、腹痛明顯時,應使用解痙藥如山莨菪堿(654-2片或顛茄合劑,家里應備點以便臨時使用)。
3、發(fā)燒體溫不高于38.5度時,原則上只需物理降溫(溫水擦浴,酒精擦浴或冰袋等);大于38.5時應該使用退燒藥,如尼美舒利(可以用的)。
4、由于抗生素的使用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免疫力下降、胃腸功能失調,所以建議使用雙歧桿菌顆?;驄屵鋹壅{節(jié)腸道菌群。
5、孩子生病時,本來腸道功能不好,飲食應該適當減量并清淡為主,奶粉等暫時少喂。不然反而加重胃腸負擔,導致寶寶不舒服。
病情分析: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孩子的情況是因為有炎癥感染,造成了腸系膜淋巴結發(fā)炎,進而引起孩子發(fā)燒,腹痛的情況的。
指導意見:
你孩子的情況,應該積極的服用消炎藥,抗病毒的藥物,清熱解毒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現在孩子發(fā)燒,應該服用退燒藥,這樣才可以讓孩子盡快的恢復正常的。我建議給孩子口服世福素,病毒唑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發(fā)燒可以口服瑞芝清,退燒后,就可以停用退燒藥的,單純的服用前面幾個,這樣就可以治愈孩子的不適的。
病情分析:
您好,這種情況建議可以配合CT檢查明確淋巴結的性質,找到原發(fā)病灶。
指導意見:
確定診斷后再行相應治療,有發(fā)熱時暫時對癥治療。待明確診斷后再行針對性治療。
以上是對“小兒腸道淋巴結”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我覺得不要吃太多的抗生素,否則會起副作用
指導意見:
我覺得應該給寶寶買點補充腸道菌群的藥物,比如媽咪愛,金雙歧等,調節(jié)腸道菌群的藥物
病情分析:
你好,腹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多見于感冒的兒童。
指導意見:
建議查腸道寄生蟲卵。體溫低于38度不需要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建議對癥治療,不需要靜脈輸液治療。
目前寶寶主要是腹痛,加惡心,嘔吐,腹部檢查有淋巴結腫大,考慮腸系膜腫大引起,可以給予消炎藥物治療,應該給予清淡飲食,主要喝粥為主,退燒對癥治療。
以上是對“小兒腸道淋巴結”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這種病是可以治愈的,不必擔心。腸系膜淋巴結炎是一種自身免疫行為,本病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有聯(lián)系。臨床表現為發(fā)熱、腹痛、嘔吐,或發(fā)生腹瀉或便秘。腹痛有時象絞痛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
指導意見:
你不要叫你小孩吃生冷食物,定時定量吃飯,不要吃得過飽。另外,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時建議你在給孩子用一些解痙止痛的藥物。頭孢羥氨與阿莫西林可以一起用。謝謝!
溫馨提示:
重在預防,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生活飲食規(guī)律、改善營養(yǎng)。避免受涼和過度勞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預防感冒最好的辦法。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