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天
臉色青紫,全身紅潤,刺激后有啼哭
出生時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做了CT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知道是否和接生的醫(yī)生有關
病情分析:
凡能引起腦出血的病因也能引起本病,但以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癥,腦底異常血管網(moya-moya?。┖脱翰〉葹樽畛R?多在情緒激動或過度用力時發(fā)病.動脈瘤好發(fā)于腦底動脈環(huán)的大動脈分支處,以該環(huán)的前半部較多見.動靜脈畸形多位于大腦半球大腦中動脈分布區(qū).當血管破裂血流入腦蛛網膜下腔后,顱腔內容物增加,壓力增高,并繼發(fā)腦血管痙攣.后者系因出血后血凝塊和圍繞血管壁的纖維索之牽引(機械因素),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間形成的神經肌肉接頭產生廣泛缺血性損害和水腫.另外大量積血或凝血塊沉積于顱底,部分凝集的紅細胞還可堵塞蛛網膜絨毛間的小溝,使腦脊液的回吸收被阻,因而可發(fā)生急性交通性腦積水,使顱內壓急驟升高,進一步減少了腦血流量,加重了腦水腫,甚至導致腦疝形成.以上均可使患者病情穩(wěn)定好轉后,再次出現意識障礙或出現局限性神經癥狀.
指導意見:
這個要看病人自己的恢復而決定,只是時間問題,一定會恢復的.
絕對臥床休息至少四周(同時加鎮(zhèn)靜劑).治療基本同腦出血. 小心的控制血壓嚴重的高血壓,預防性給予軟化大便的藥物.為預防可能出現的遲發(fā)性血管痙攣,可用尼莫地平30mg,3/d口服或其它鈣通道阻滯劑.頭痛難忍,藥物療效不佳,又無局限性神經體征者,可行腰穿,一次緩慢放出腰脊液8~15ml,必要時重復一次.經CT掃描或腦血管造影證實為血腫或腫瘤者,及時作血腫或腫瘤摘除術;如為血管畸形或動脈瘤者,可直接切除或行夾閉手術,或通過導管向畸形血管注射硬化劑或栓塞物.
(一)
【辨證】肝腎陰虧,肝陽化火上擾.
【治法】平肝潛陽,滋陰熄風.
【方名】降肝湯.
【組成】羚羊角0.6克(沖服),生石決30克(先煎),生地18克,白芍18克,炙甘草3克,地龍9克,竹茹9克,黃芩9克,丹皮9克,郁金9克,鉤藤12克(后下).
【用法】水煎,灌服或鼻飼,每日1劑.
【出處】張伯臾方.
(二)
【辨證】瘀血內阻,經隧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方名】加減化瘀止痛湯.
【組成】當歸10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川芎6克,丹參9克,田七末3-6克(沖服),生地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謝桂權方.
(三)
【辨證】風痰卒中臟腑,蒙蔽清竅.
【治法】化痰祛瘀,疏通經絡.
【方名】溫膽湯加減.
【組成】制半夏6克,廣陳皮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竹茹9克,枳殼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黃政德方.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分證論治】
1.肝風內動,肝陽暴亢
(1)治法:鎮(zhèn)肝熄風,平肝潛陽.
(2)方劑: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3)組成:懷牛膝15g,代赭石15g(先煎),生龍骨20g(先煎),生牡蠣20g(先煎),生龜甲30g(先煎),白芍藥16g,玄參10g,天門冬15g,川楝子10g,生麥芽20g,茵陳20g,甘草5g.
(4)備選方:羚角鉤藤湯,適用于肝陽暴亢,兼見風火上擾,口噤不開者.山羊角30g(先煎),鉤藤6g(后下),白芍藥15g,丹皮10g,菊花10g,梔子10g,黃芩10g,牛膝15g,生地黃15g,石決明30g(先煎),生甘草6g.
(5)加減:神志不清,表情淡漠者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黃各12g;譫語妄動者加黃連6g,竹葉,蓮子心各12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6g,玄明粉15g(包煎);抽搐項強甚者加天麻12g,全蝎,僵蠶各8g,白附子10g,羚羊角粉4g;若痰多黃稠者,加膽南星12g,竹瀝10ml.
(6)臨證事宜:本方重在鎮(zhèn)肝潛陽熄風,對本型蛛網膜下腔出血療效尚好,若頭痛甚劇,脅痛,口苦面紅,便秘溲赤,苔黃,脈弦數,肝火偏旺者,宜加用清肝泄火之品如龍膽草,郁金等對癥治療.
2.肝腎不足,虛火上擾
(1)治法:滋補肝腎,清熱降火.
(2)方劑:知柏地黃丸加減.
(3)組成:知母lOg,黃柏10g,山藥30g,山茱萸15g,牡丹皮10g,熟地黃20g,茯苓15g,澤瀉15g.
(4)備選方:杞菊地黃湯,適用于肝.腎陰虛,眼干目澀,頭部空痛者.熟地黃20g,枸杞子15g,菊花15g,山茱萸15g,山藥30g,丹皮10g,澤瀉20g,蒲黃10g,茯苓20g,旱蓮草10g,女貞子15g.
(5)加減:目干眼澀,虛熱較甚者,加大知母,黃柏用量,并加用枸杞子10g,菊花15g,白薇,銀柴胡,青蒿各15g;頸項強直,四肢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各6g,僵蠶8g;心煩失眠,夜寐不安者加柏子仁,炒棗仁各15g,黃連4g,阿膠12g;血虛兼見血瘀,舌質黯或瘀點者,加阿膠,當歸,桃仁各12g,川芎20g.
(6)臨證事宜:本方重在滋陰清熱降火,若頭痛面白而惡寒,四肢不溫,舌淡,脈沉細而緩,陰損及陽,治宜溫腎健脾,回陽救逆,養(yǎng)血填精.
3.痰濁內阻,清竅蒙蔽
(1)治法:滌痰通竅,化濁開閉.
(2)方劑:滌痰湯加減.
(3)組成:制南星lOg,制半夏10g,炒枳實15g,茯苓20g,橘紅10g,石菖蒲10g,人參10g,竹茹10g,甘草5g.
(4)備選方:溫膽湯,適用于痰熱內閉清竅者.法半夏10g,陳皮10g,膽南星10g,枳實15g,黃芩10g,生大黃6g(后下),鉤藤10g(后下),茯苓20g,石菖蒲10g,生甘草5g.
(5)加減:痰熱明顯者加黃芩12g,生大黃6g,天竺黃12g;納谷不香者加炒白術10g,雞內金4g,炒谷麥芽各15g;痰多清稀者加蒼術,厚樸各12g;頸項強直者,加全蝎,蜈蚣各6g,石決明30g(先煎),僵蠶8g.
(6)臨證事宜:痰濁蘊久化熱,癥見口苦,大便干結,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燥濕,化痰行氣.
4.肝郁氣滯,瘀血阻絡
(1)治法:疏肝解郁,行氣活血化瘀.
(2)方劑:血府逐瘀湯加減.
(3)組成:柴胡lOg,枳殼15g,桔梗10g,牛膝15g,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黃15g,桃仁10g,紅花15g,甘草5g.
(4)備選方:通竅活血湯,適用于瘀血阻竅,頭痛部位固定如針刺者,當歸15g,懷牛膝15g,川芎10g,赤芍1g.
生活護理:
1.盡量讓病人保持頭高側側臥位,避免舌根后墜阻礙通氣;
2.及時清理患者口中的嘔吐物,以免誤吸入氣道;
3.盡量避免長途轉送,選就近有條件的醫(yī)療單位治療;
4.轉運前應給予脫水,降壓等治療;
5.運送過程中盡量避免震動;
6.轉送病人時應有醫(yī)務人員護送并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7.有隨時進行搶救的基本設施.
病情分析:
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缺氧與產傷.
指導意見:
您想判斷是否與接生有關,必須排除缺氧的可能性.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出生前有無胎動減少,胎心減慢情況?
出生后有無呼吸窘迫?出生后Apgar評分是否小于7?
是否為早產兒?
是否有其他原因早產新生兒顱內缺氧?
如果以上回答都是“否”,則有可能是產傷引起的顱內出血.另外,有少部分新生兒可出現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因此并不能完全確定是由產傷造成的,所以您可以詢問寶寶接生的時候有沒有難產以及用產鉗助產,這些對于尋找病因都是有幫助的.
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并得到及時治療,一般不會發(fā)生嚴重的后遺癥,請家長放松心態(tài),不要過分緊張.
以上是對“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原因”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溫馨提示:
控制高脂肪飲食及低纖維食物,盡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