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胃下垂,吃多了就脹.
胃下垂多年,身體較瘦,估計胃功能吸收差.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未治療,不知有啥藥可治.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胃下垂不知有啥法子可治.
病情分析:
目前,對胃下垂患者的治療尚無特異方法.西醫(yī)除對癥處理和必要時用手術治療外,并無針對胃下垂治療的特效藥,中醫(yī)以補中理氣藥物為主,配合辨證加減用藥,雖有一定療效但不十分可靠.但無論西醫(yī)還是中醫(yī).真正看重的卻都是飲食上的調理.強調飲食調理效果看起來不像藥物,手術那樣直接,但卻對改善或消除癥狀,預防并發(fā)癥是十分有益的,經濟,實惠,且療效可靠,安全,故絕對不能輕視.
下面介紹幾個方面的飲食調理方法,這些對胃下垂患者來說,應當必須遵循且長期堅持才能有效.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進餐的類別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濟條件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干作為正餐的補充.
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壁張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食物細軟
若食物干硬或質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粘膜而促進胃炎發(fā)生率增高.因此,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面條要煮透煮軟,少吃又厚又硬的夾生面條;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營養(yǎng)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生機體營養(yǎng)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yǎng)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yǎng)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為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在胃內排空最慢,若食脂過多,就會使得本已排空不暢的胃承受壓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適當限制.而蛋白質食物應略有增加,如雞肉,魚肉,瘦豬肉,半熟雞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將其做得細軟些并不會影響消化吸收.通過增加蛋白質攝入,可增加體力和肌力,緩解易疲勞等癥狀,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進胃壁張力提高,蠕動增強.
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癥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減緩胃下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防止便秘
胃下垂患者的胃腸蠕功往往都比較緩慢,若飲食不當或飲水不足則容易發(fā)生便秘,而便秘又會加重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應特別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后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松軟潤滑,防止便秘發(fā)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動靜相宜
胃下垂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繼續(xù)發(fā)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癥狀.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運動,應保證餐后有30—60分鐘的休息,因為餐后即運動會因食物的重力關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指導意見:
目前,對胃下垂患者的治療尚無特異方法.西醫(yī)除對癥處理和必要時用手術治療外,并無針對胃下垂治療的特效藥,中醫(yī)以補中理氣藥物為主,配合辨證加減用藥,雖有一定療效但不十分可靠.但無論西醫(yī)還是中醫(yī).真正看重的卻都是飲食上的調理.強調飲食調理效果看起來不像藥物,手術那樣直接,但卻對改善或消除癥狀,預防并發(fā)癥是十分有益的,經濟,實惠,且療效可靠,安全,故絕對不能輕視.
下面介紹幾個方面的飲食調理方法,這些對胃下垂患者來說,應當必須遵循且長期堅持才能有效.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進餐的類別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濟條件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干作為正餐的補充.
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壁張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食物細軟
若食物干硬或質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粘膜而促進胃炎發(fā)生率增高.因此,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面條要煮透煮軟,少吃又厚又硬的夾生面條;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營養(yǎng)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生機體營養(yǎng)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yǎng)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yǎng)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為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在胃內排空最慢,若食脂過多,就會使得本已排空不暢的胃承受壓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適當限制.而蛋白質食物應略有增加,如雞肉,魚肉,瘦豬肉,半熟雞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將其做得細軟些并不會影響消化吸收.通過增加蛋白質攝入,可增加體力和肌力,緩解易疲勞等癥狀,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進胃壁張力提高,蠕動增強.
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癥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減緩胃下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防止便秘
胃下垂患者的胃腸蠕功往往都比較緩慢,若飲食不當或飲水不足則容易發(fā)生便秘,而便秘又會加重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應特別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后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松軟潤滑,防止便秘發(fā)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動靜相宜
胃下垂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繼續(xù)發(fā)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癥狀.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運動,應保證餐后有30—60分鐘的休息,因為餐后即運動會因食物的重力關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病情分析:
您好,對于胃下垂這個病西醫(yī)是沒有藥物可用的,在醫(yī)學教科書中就沒有這個概念,這就需要我們的傳統中醫(yī)來治療.
指導意見:
您應該去看一下中醫(yī),給您開些中藥來治療,這應該算是唯一的辦法了吧,平時您應該少吃經常吃,不要使胃內容物太多.
病情分析: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
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復安5-10mg,每天3次. 合并便秘者首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每天3次.
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后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指導意見:
還可中醫(yī) 針灸等治療,建議加強預防保健.少食多餐 細嚼慢咽
以上是對“求治胃下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現在,對于胃下垂的治療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實效的方法.但必須要注重的是飲食上的調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飲食上的調理對于預防,改善,消除胃下垂癥狀是十分有益的.而且飲食調理安全可靠,比起手術,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下面介紹七個方面的飲食調理方法,這些對胃下垂患者來說,應當必須遵循且長期堅持才能有效.
1,少食多餐: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進餐的類別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經濟條件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幾塊餅干作為正餐的補充.
2,細嚼慢咽: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蠕動緩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還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壁張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對緩慢些,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3,物細軟:若食物干硬或質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粘膜而促進胃炎發(fā)生率增高.因此,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面條要煮透煮軟,少吃又厚又硬的夾生面條;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
4,營養(yǎng)均衡: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生機體營養(yǎng)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yǎng)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yǎng)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為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在胃內排空最慢,若食脂過多,就會使得本已排空不暢的胃承受壓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適當限制.而蛋白質食物應略有增加,如雞肉,魚肉,瘦豬肉,半熟雞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將其做得細軟些并不會影響消化吸收.
5,減少刺激: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癥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減緩胃下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6,防止便秘:胃下垂患者的胃腸蠕功往往都比較緩慢,若飲食不當或飲水不足則容易發(fā)生便秘,從而加重胃下垂程度,患者應特別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后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松軟潤滑,防止便秘發(fā)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7,動靜相宜:胃下垂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繼續(xù)發(fā)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癥狀.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運動,應保證餐后有30—60分鐘的休息,因為餐后即運動會因食物的重力關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指導意見:
除飲食治療外,治療還包括
1) 胃托 安置胃托.
2) 鍛煉 加強腹部肌肉的鍛煉,每天堅持做仰臥起坐,以增強腹肌張力.
3) 對癥治療 ①每餐前皮下注射正規(guī)胰島素4-8單位;或用甲苯磺丁脲0.5克,每天3次,飲前半小明服用,以促時食欲.②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內注射,每周2次.
4) 中藥 補中益氣丸或補中益氣湯.
5) 外敷法 五倍子10克,蓖麻子仁克,搗爛后以紗布包裹,敷貼臍區(qū)
西藥治療: 腹痛者口服普魯苯辛15毫克,每日3次.泛酸,胃酸分泌較高者用氫氧化鋁凝膠10毫升或碳酸鈣0.5克,每日3次.胃酸低或缺乏者用胃蛋白酶合劑10毫升,每日3次.上腹飽脹者口服胃復安10毫克,每日3次.
中藥治療:
1.中氣下陷
表現:脘腹墜脹痞滿,食后則甚,平臥減輕,飲食減少,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頭暈眼花.舌質淡,脈沉弱.
中成藥: ①補氣升提片,每次4~6片,每日2次,淡姜湯或溫開水送服. ②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2~3次,空腹時溫開水送服.
食療: ①豬肚1具,內外洗凈,黃芪200克,陳皮30克,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用線扎緊,加水文火燉煮,熟后去掉藥包.趁熱食肚飲湯,分作4~6次食完,2具肝為1療程. ②豬脾,豬肚各100克,漂洗干凈,切成條塊,加水煮至八成熟,再入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糖適量,分頓隨意食用.以上為1療程,間隔3~5天,再進行下1療程.
2.飲停腸胃
表現:脘腹脹滿,胃中有振水音,或腹部有水聲漉漉,惡心,嘔吐清水痰涎,或不欲飲水,或飲水后馬上吐出,心悸氣短,頭暈眼花.舌苔白滑,脈弦細滑.
中成藥: ①五苓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肥. ②六君子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食療: ①砂仁5克,生姜汁1湯匙,同置盅內,加清水半碗,隔水燉半小時,去渣緩緩飲用. ②橘皮10克(新鮮30克),粳米50~100克,生姜汁少許.先將橘皮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之時,加姜汁,粥成食用.
3.肝胃不和
表現:胸脅,胃脘脹滿疼痛,情志不舒則加重,呃逆,噯氣,胃脘嘈雜,吐酸水,性情郁悶或煩躁易怒,喜長嘆氣.舌邊紅,苔薄黃,脈弦.
中成藥: ①調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②開郁順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食療: ①食鹽腌楊梅備用,越久越佳,用時取數顆,開水泡服. ②砂仁1.5克,木香1克.共研細末,加適量藕粉,白糖,開水沖調服食.
家庭自療:
1.按摩:用拇指點按百會,中脘,天樞,氣海,關元,足三里,每穴半分鐘.然后患者平臥,用手掌在腹部外緣作逆時針方向按揉摩擦,約5分鐘.緊接著患者雙手十指交叉,用小指側著力上托小腹部,呼氣時,由下向上托起至臍部,吸氣時慢慢放下,重新托起,反復操作10次.最后,施術者提拿患者脾俞,胃俞處5次.
2.灸法:①取梁門,中脘,關元,氣海,足三里穴,按艾條灸法常規(guī)操作,每日施灸2次,每穴15~20分鐘,10天為1療程.各型均可用本法.②取百會,足三里,關元,脾俞,胃俞,中脘穴,按艾條灸法常規(guī)操作,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日灸治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5~7天.
3.刮痧:重刮大椎,膏盲,神堂,大杼經穴部位,中等強度刮拭中脘,內關,足三里經穴部位,輕刮脾俞,胃俞,章門經穴部位各3~5分鐘.
4.拔罐:取中脘,天樞,關元穴,每穴施行閃罐20~30下,然后留罐10分鐘,每日1次,癥狀緩解后改為隔1~2日施術1次.
5.敷貼:①將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共搗為泥糊狀,敷于臍部,每天早,中,晚各熱敷1次,隔4天換藥1次.孕婦及吐血者忌用.一般敷藥6次可愈.②五倍子,升麻,枯礬,五味子各等量,研細末,水調敷貼于鳩尾穴,第二反應點(從鳩尾沿任脈往下摸到圓形或條索狀陽性反應點).每天換藥1次,連用20~30次.
6.保健功法:仰臥位,雙下肢伸直,雙上肢放于身體兩側,腹部用力,使上身和雙下肢離開床面,僅臀部著床,堅持一會兒,再慢慢恢復到平臥位,反復作20次.然后雙膝屈曲,雙足踏床面,將臀部抬起,越高越好,使背部和雙足著床,堅持1分鐘,恢復原姿勢,休息一會再做,反復10次.
生活提示:
胃下垂患者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煙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特別是進食后.飯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復.保持樂觀情緒,勿暴怒,勿郁悶.要耐心堅持治療,食物調理和康復鍛煉,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病情分析:
一下課供參考:祝早日康復!
指導意見:
(1)加強營養(yǎng):選用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后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yǎng),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癥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煉
患兒午飯后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后雙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復做數次.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后在胃脘部做環(huán)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3)仰臥起坐鍛煉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做數次.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松.15分鐘后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于頭后,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后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康復鍛煉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溫馨提示:
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