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陰道炎臨床上以白帶的性狀發(fā)生改變以及外陰瘍癢灼痛為主要臨床特點,性交痛也常見,感染累及尿道時,可有尿痛,尿急等癥狀.常見的陰道炎有細菌性陰道病,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
陰道炎的治療
指導意見:
1,一般治療:積極治療可以消除易感因素.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搔抓.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2,改變陰道酸堿度: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因此采用堿性溶液沖洗外陰,陰道,改變陰道的酸堿度,對霉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制作用.可使用2%~4%的小蘇打水沖洗陰道,每日1~2次,2周為1療程.沖洗后要拭干外陰,保持外陰干燥,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長.
3,陰道上藥:使用咪唑類栓劑陰道上藥,對霉菌性陰道炎有很好的療效.克霉唑栓每晚1粒,于沖洗后納入陰道,10~14天為1療程;或達克寧栓每晚1粒,沖洗后陰道上藥.
生活護理:
預防陰道炎六注意
1,穿棉質內褲,并且勤換,清洗外陰的毛巾和盆要單獨分開.洗后的內褲要放在太陽下爆曬,不要晾置于衛(wèi)生間內.
2,穿著衣物須透氣,不要連續(xù)穿著連褲襪或緊身牛仔褲.
3,大便后擦拭的方向應由前至后,避免將肛門處的念珠菌帶至陰道.
4,如果以前喜歡穿著泳衣坐在泳池邊聊天,那以后可得改改了,在公共泳場,浴室這樣的地方都不要隨便坐,公共馬桶也不例外
5,請盡量保持開朗心情,因為心理原因也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虛而入.
6,不要用消毒劑或各種清潔劑頻繁沖洗外陰和陰道.清洗陰部的最好用清水,而不是各式各樣的洗液.
那可以做愛嗎
可以,但未治愈之前,最好不要性生活.
你好!上述情況來看,感染陰道炎的可能性比較大.陰道炎是一種很頑固的婦科疾病,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很容易復發(fā).建議到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治療,另外建議要男女同治,因為男性攜帶病菌沒有什么不適,女性則相反,進行性交就會造成 交叉感染,因此,病情反復.
您好!豆腐渣樣白帶,外陰瘙癢是霉菌性陰道炎的主要癥狀!
治療霉菌性陰道炎:
1.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勤洗換內褲,不與他人共用浴巾,浴盆,不穿尼龍或類似織品的內褲,患病期間用過的浴巾,內褲等均應煮沸消毒.
2.治療期間禁止性交,或采用避孕套以防止交叉感染.月經(jīng)期間宜避免陰道用藥及坐浴.
3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以免釀生濕熱或耗傷陰血.注意飲食營養(yǎng),增強體質,以驅邪外出.
4穩(wěn)定情緒,怕養(yǎng)性情,并根據(jù)患者的性格和發(fā)病誘因進行心理治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積極消除誘發(fā)因素,及時治療生殖器官各種炎癥 .
祝您健康!
以上是對“做完愛,過了幾天陰部開始癢”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根據(jù)您現(xiàn)在分泌物的情況考慮是可能存在霉菌性陰道炎的情況?
指導意見:
您好!建議您可以及時進行分泌物常規(guī)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及時進行陰道盥洗以及放置藥物就可以改善您的情況.持續(xù)治療7天進行復查.
生活護理:
在日常注意:1,不要在非經(jīng)期使用衛(wèi)生護墊.2,保持會陰清潔.3,不要穿著緊身內褲.4,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
病情分析:
患者,女性,23歲,陰部發(fā)癢
指導意見:
白帶有點黃綠色,豆腐渣一樣
不除外有霉菌感染,建議到醫(yī)院就診,除外霉菌性陰道炎.
如果是的話,治療可以選擇用達克寧栓劑陰道用藥.同時口服加陰道擦洗.
病情分析:
你患了霉菌性陰道炎
癥狀】
霉菌性陰道炎病人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外陰,陰道瘙癢,灼燒感,小便疼痛,外陰周圍常發(fā)紅,水腫,表皮變化多種多樣;可發(fā)生很淺的水皰丘疹,成群出現(xiàn);亦可形成濕疹狀糜爛,局限于外陰或向周圍擴展至會陰,肛門周圍及股生殖皺襞,直至大腿內側,外表,完全類似急性或亞急性濕疹;陰唇及陰蒂附近黏膜增厚,互相接觸的皮膚表面潮紅糜爛;個別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膿皰,嚴重時發(fā)生潰瘍,外陰疼痛及局部淋巴結腫大.
陰道具有自身防御能力及陰道杜氏桿菌抑制作用,約有10%的婦女及30%的孕婦為帶霉菌者,但無任何臨床癥狀.因白色念珠菌在PH值為5.5左右的陰道環(huán)境中最宜生長,而在陰道杜氏桿菌正常的情況上,陰道的PH值在4~4.5,霉菌即使存在亦不能繁殖.用堿性消毒劑如3%的碳酸氫鈉液灌洗陰道,或月經(jīng)期 PH值都超過5.5,霉菌性陰道炎均可減輕.
白帶并不一定是陰道炎的突出癥狀,但水樣白帶直至凝乳狀或軟膏樣白帶均可出現(xiàn).如有的完全稀薄猶如清徹漿液性滲出液,但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狀物;有的則黏稠如凝乳或屑粒狀.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約半數(shù)病人的白帶為大量水樣或膿性而無白色片狀物,陰道黏膜呈中等度發(fā)紅,水腫,無嚴重的瘙癢及灼燒感,僅有外陰潮濕感覺.另一類病人的白帶呈典型凝乳狀或為片狀黏稠白帶,陰道黏膜高度紅腫,有白色片狀薄膜(如鵝口瘡)黏附,易剝離;其下為受損黏膜的糜爛基底或形成淺潰瘍,嚴重者可遺留淤斑,有劇癢及灼熱感.妊娠期,霉菌性陰道炎的瘙癢癥狀更為嚴重.
指導意見:
【臨床表現(xiàn)】
念珠菌感染最常見的癥狀是白帶多,外陰及陰道灼熱瘙癢,外因性排尿困難,外陰地圖樣紅斑(霉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典型的白帶呈凝乳狀或為片塊狀,陰道粘膜高度紅腫,可見白色鵝口瘡樣斑塊附著,易剝離,其下為受損粘膜的糜爛基底,或形成淺潰瘍,嚴重者可遺留瘀斑.但白帶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從水樣直至凝乳樣白帶均可出現(xiàn),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漿液性滲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狀物.妊娠期霉菌性陰道炎的瘙癢癥狀尤為嚴重,甚至坐臥不寧,痛苦異常,也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等癥狀.另外,尚有10%左右的婦女及30%孕婦雖為霉菌攜帶者,卻無任何臨床表現(xiàn).
【措施】
1.改變陰道的酸堿度,如用堿性藥物沖洗陰道,可用2~4%蘇打液沖洗陰道,以改變霉菌的生活環(huán)境.
2.投與殺菌劑:
(1)制霉菌素(nestatin)陰道栓(含制霉菌素25萬U),塞入陰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2)口服制霉菌素50萬U,每日4次.
(3)復方制霉菌素冷霜局部涂擦,每日2次.
(4)口服酮康唑(ketoconazole)400mg,每日2次,共5天.
(5)曲古霉素(trichomycin),詳見滴蟲性陰道炎的治療.另外,口服克霉唑(clotrimazole)或氯苯咪唑0.5~1g,每日3次,或局部用1~5%軟膏霜劑或搽劑,每日3~4次,療效亦佳.
(6)1~2%龍膽紫溶液局部涂抹,是由來已久的療法,亦極有效,應用極廣,但有污染內褲之弊.(目前國家已禁止使用龍膽紫類藥物,因其擁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慎記)
孕婦患霉菌性陰道炎,產(chǎn)后雖有自愈可能,但新生兒有被感染的危險,故仍需及時治療,以局部用藥為宜,方法同上.
3.對于男性帶菌者也必須進行常規(guī)治療,這是杜絕女性患者復發(fā)的重要措施之一.
生活護理:
[編輯本段]【預防】
1.消除發(fā)病誘因.如積極治療糖尿病,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或雌激素.
2.講究衛(wèi)生,勤換內衣尤其是褲頭.換下的衣物一定要煮熟消毒處理,避免公共場所的交叉感染.
3.陰道霉菌常與其他部位霉菌感染,并存或交互感染,如口腔及腸道的霉菌等.必要時要在這些部位取材作霉菌鏡檢或培養(yǎng).對有典型臨床表現(xiàn)或/及霉菌陽性者,應及時治療.
4.對于頑固性或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的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性傳遞也是導致復發(fā)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癥狀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應同時給于合理治療以防交互感染.
霉菌性陰道炎
病名.因感染霉菌導致的陰道炎.其中約80-90%的霉菌性陰道炎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癥見外陰奇癢,甚至潰爛疼痛,陰道灼痛,排尿時更為明顯,或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帶下粘稠,呈白色豆渣樣或凝乳樣,陰道壁有白色偽膜覆蓋,擦拭后可見粘膜發(fā)紅等癥.治療以陰道局部沖洗,上藥為主,如用細葉香薷蒸餾液,或一枝黃紅(《中草藥通汛》1957年6期)治療.同時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使用盆浴洗澡,以減少傳染和被傳染.患者并應避免性交,夫婦同時治療.
病情分析:
根據(jù)患者所屬病情患者可能是形成了陰道炎疾病,主要考慮以霉菌性感染為主,具體需進一步通過B超確定是否伴有盆腔炎,宮頸炎,其它類型感染的陰道炎,婦科常規(guī)等檢查明確疾病,在醫(yī)生指導下積極配合對癥治療痊愈.
指導意見:
建議患者不要盲目上藥,藥不對癥不但無益病情,反而會貽誤治療時機,掩蓋病情.盡快到醫(yī)院檢查確診,積極治療,但不要精神過于緊張,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保持衛(wèi)生清潔,禁止性生活,盆浴.
建議夫婦雙方同時治療.
祝愿早日康復!
以上是對“做完愛,過了幾天陰部開始癢”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白帶有點黃綠色,豆腐渣一樣是霉菌性陰道炎的表現(xiàn).
指導意見:
建議你到醫(yī)院去化驗一下白帶,看看是什么性質的炎癥,然后根據(jù)結果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一般如果是霉菌性的陰道炎可以用達克寧栓之類的藥物治療.
生活護理:
這類陰道炎容易復發(fā),所以一定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之后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進行規(guī)范的治療,否則復發(fā)性的霉菌性陰道炎是不容易治愈的.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