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必答網(wǎng)中醫(yī)科 → 預防甲流,甲型H1NH流感,中..

預防甲流,甲型H1NH流感,中..

保密 | 0個月 2009-11-04 12:39:32 6人回復 來自寧德市

健康咨詢描述: 預防甲流,甲型H1NH流感,中藥處方

醫(yī)生回復區(qū)

陸群
陸群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醫(yī)師 擅長: 婦科 幫助網(wǎng)友:57957稱贊:3280
微信掃一掃,隨時問醫(yī)生
2009-11-04 12:45:51 我要投訴

      你好 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預防中藥:姜棗薄荷飲:薄荷3g,生姜3g,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桑葉菊花水:桑葉3g,菊花3g,蘆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濟世救貧
濟世救貧 其他 幫助網(wǎng)友:7942稱贊:1095
微信掃一掃,隨時問醫(yī)生
2009-11-04 12:45:57 我要投訴

      型H1N1流感是由變異后的新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主要在人類中傳播.雖然豬體內已發(fā)現(xiàn)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無證據(jù)表明動物為傳染源.
       感染途徑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
       人群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4天.
       臨床癥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fā)熱(腋溫大于或等于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可發(fā)生肺炎等并發(fā)癥.
      二,防護措施
       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4.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5.盡可能頻繁開窗,增進居住空間的空氣流動.
       6.如果戴口罩,必須正確使用和處置,以確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確使用口罩增加傳播風險.正確做法:用口罩仔細遮蓋嘴和鼻子并系牢,盡可能減少面部與口罩之間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濕氣后,換上新的潔凈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應丟棄并在除下后立即處理.在觸摸用過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潔手液洗手
      

af輝醫(yī)生
af輝醫(yī)生 其他 幫助網(wǎng)友:511稱贊:47
微信掃一掃,隨時問醫(yī)生
2009-11-04 12:50:47 我要投訴

      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防流感也有幫助.
       二白湯:蔥白15g,白蘿卜30g,香菜3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姜棗薄荷飲:薄荷3g,生姜3g,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桑葉菊花水:桑葉3g,菊花3g,蘆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鮮魚腥草30—60g,蒜汁加醋涼拌;
       鮮敗醬草30—60g,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鮮馬齒莧30—60g,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綠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
       平時多喝板藍根:一日1~2次(早,晚).
      
      
      以上是對“預防甲流,甲型H1NH流感,中..”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朱雄峰
朱雄峰 醫(yī)師 擅長: 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 幫助網(wǎng)友:227稱贊:14
微信掃一掃,隨時問醫(yī)生
2009-11-04 12:51:00 我要投訴

      七劑中藥方可預防甲流
      適用人群:身體虛弱,易于外感者.所用中藥:太子參10克,蘇葉6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或選用生黃芪15克,白術10克,防風6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用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為宜.兒童,老人用量酌減.
      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者.所用中藥: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為宜.兒童,老人用量酌減.
      適用人群:口,鼻時有干燥,小便黃者.所用中藥: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桑葉10克,金銀花10克,白茅根15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為宜.兒童,老人用量酌減.
      適應人群:常有口黏,腹脹,便溏者.所用中藥: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蘇葉10克,佩蘭10克,陳皮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為宜.兒童,老人用量酌減.
      適應人群:易夾食夾滯的兒童.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所用中藥: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藿香6克,蘇葉6克,銀花10克,生山楂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為宜.
      適應人群:易患咽喉疼痛者.所用中藥: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銀花3克,大青葉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沸水泡飲,含漱或代茶飲,3服至5服為宜.
      適應人群:發(fā)生群體流行期間,上述各方適應人群癥狀不明顯者.所用中藥: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魚腥草5克,金銀花5克,菊花5克,蘇葉3克,蘆根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為宜.兒童,老人用量酌減
      
      

楊醫(yī)生
楊醫(yī)生 其他 幫助網(wǎng)友:12657稱贊:2323
微信掃一掃,隨時問醫(yī)生
2009-11-04 12:51:29

      (1)避免接觸流行性感冒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5)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請留在家中,并減少與其他人接觸,避免感染他人. (7)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為病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傳播. 2009年3月日本和美國等先后發(fā)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流感類似,有發(fā)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還可以出現(xiàn)腹瀉和嘔吐等癥狀.少數(shù)病例病情重,進展迅速,可出現(xiàn)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嚴重者可以死亡.
      
      

無名的小卒
無名的小卒 其他 幫助網(wǎng)友:62稱贊:1
微信掃一掃,隨時問醫(yī)生
2009-11-04 13:14:29 我要投訴

      成人
      1.藿香5g,桑葉6g,大青葉5g,白茅根或蘆根15g
      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素體虛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參10g.
      2.蘇葉10g,陳皮5g,蒼術5g,苡米10g,黃芩3g
      適應人群:面晦無光,常有腹脹,大便偏溏,口粘膩不欲喝水.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在流行期間可連服用3-5付.在連續(xù)流行期間,可每周服用3天.
      兒童
      藿香5g,蘇葉6g,大青葉5g,白茅根15g,炒山楂10g
      適應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平素經??跉馑岣?大便臭穢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服用中藥預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項
      1.老人應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適當調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婦慎用;
      3.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間或服用后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yī)師;
      5.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6.不要輕信所謂的秘方,偏方和驗方.
      
      

快速問醫(yī)生下載

用藥指導/吃什么藥好

去氧氟尿苷膠囊

去氧氟尿苷膠囊

本品用于治療胃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說明書]

抗癌平丸

抗癌平丸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于熱毒瘀血壅滯腸胃而致的胃...[說明書]

醫(yī)生在線免費咨詢

關閉

loading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

快速問醫(yī)生二維碼
醫(yī)師的追問
贈送醫(yī)生錦旗:贈送醫(yī)生錦旗是對醫(yī)生回復的一個認可及鼓勵!
贈送不贈送
返回
支付金額: 贈送醫(yī)生錦旗支付
請使用微信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支付
關閉投訴
您好,雖然我們的工作人員都在竭盡所能的改善網(wǎng)站,讓大家能夠非常方便的使用網(wǎng)站,但是其中難免有所疏漏,對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煩。在此,有問必答網(wǎng)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煩還沒有解決,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優(yōu)先特殊解決您的問題。 請選擇投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