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寶寶30天,新生兒黃疸總膽紅素210 umoI/L 直接膽紅素13.2umoI/L ,間接膽紅素197.0umoI/L 醫(yī)生要找藍光,請問需要治療嗎?
1.新生兒黃疸中藥方1-濕熱蘊郁中焦,發(fā)為陽黃【新生兒黃疸癥狀】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fā)黃.【新生兒黃疸治法】清熱利濕【新生兒黃疸方藥】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新生兒黃疸按語】本方癥為黃疸,屬于急性傳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飲食不潔,濕熱熏蒸,癥狀表現(xiàn)為厭食油腥,脘腹不適,大便色白,皮膚發(fā)黃.故治以茵陳蒿湯加味,療效尚穩(wěn)妥.本方采用茵陳,梔子,黃柏,滑石,苡仁清利濕熱;青皮,川樸,炒三仙,砂仁調(diào)氣化滯;大黃,郁金逐熱散瘀行血退黃.全方組方合理,共奏清熱利濕退黃之效.
治療
西醫(yī)藥治療
1 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用單光或雙光照射,持續(xù)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 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并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fā)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癥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采用針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fā)黃,黃色較深且晦暗,并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y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yǎng)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
脾濕型黃疸的小兒皮膚發(fā)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zhì)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術,干姜,黨參,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中藥方
新生兒黃疸中藥方1-濕熱蘊郁中焦,發(fā)為陽黃
【新生兒黃疸癥狀】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fā)黃.
【新生兒黃疸治法】清熱利濕
【新生兒黃疸方藥】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新生兒黃疸按語】本方癥為黃疸,屬于急性傳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飲食不潔,濕熱熏蒸,癥狀表現(xiàn)為厭食油腥,脘腹不適,大便色白,皮膚發(fā)黃.故治以茵陳蒿湯加味,療效尚穩(wěn)妥.本方采用茵陳,梔子,黃柏,滑石,苡仁清利濕熱;青皮,川樸,炒三仙,砂仁調(diào)氣化滯;大黃,郁金逐熱散瘀行血退黃.全方組方合理,共奏清熱利濕退黃之效.
最新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后的皮膚和眼睛黃疸對機體有保護作用,可使其免受自由基的損害.
所有嬰兒和成人機體內(nèi)均有對抗自由基的保護機制,最新研究提示嬰兒體內(nèi)的膽紅素對其有保護作用,這種色素是一種抗氧化劑,使新生兒表現(xiàn)為輕度黃疸.新生兒輕度黃疸屬生理性,但出生后體內(nèi)膽紅素水平較高應予重視,注意是否有病理情況發(fā)生.
您好,
1.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的血清膽紅素不超過205毫摩爾/升,早產(chǎn)兒的血清膽紅素不超過256.5毫摩爾/升;病理性黃疸,足月兒的血清膽紅素超過205毫摩爾/升,早產(chǎn)兒的血清膽紅素超過256.5毫摩爾/升.
2.您寶寶的黃疸超過了半個月.
綜上幾點,您應該采取治療.
以上是對“寶寶30天,新生兒黃疸總膽紅素”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溫馨提示:
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范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