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這段時間總是覺得突然高熱,惡寒,頭痛,眼眶后痛,肌炎,劇烈性頭痛,肌痛等癥狀,有時還惡心,嘔吐,關節(jié)痛,乏力,厭食,四肢酸痛等現象發(fā)生,去檢查說是得了登革熱了,想知道要怎樣才能治好呀。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登革熱患者會發(fā)生哪些常見的表現癥狀呀?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現為無癥狀隱性感染、非重癥感染及重癥感染等。典型的登革熱病程分為三期,即急性發(fā)熱期、極期及恢復期。
1.急性發(fā)熱期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發(fā)癥狀為發(fā)熱,可伴畏寒,24小時內體溫可達40℃。呈雙峰熱。發(fā)熱時可伴頭痛,全身肌肉、骨骼及關節(jié)疼痛,明顯乏力,并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急性發(fā)熱期一般持續(xù)2~7日。于病程第3~6日在顏面四肢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典型皮疹為見于四肢的針尖樣出血點及“皮島”樣表現等,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點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及束臂試驗陽性等。
2.極期
部分患者高熱持續(xù)不緩解,或退熱后病情加重,可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明顯的血漿滲漏。嚴重者可發(fā)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臟器損傷等。極期通常出現在病程的第3~8日。出現腹部劇痛、持續(xù)嘔吐等重癥預警指征,提示極期的開始。
在血漿滲漏發(fā)生前,患者常常表現為進行性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計數迅速降低。不同患者血漿滲漏的程度差別很大,如球結膜水腫、心包積液、胸腔積液和腹水等。紅細胞比容(HCT)升高的幅度常常反映血漿滲漏的嚴重程度。
如果血漿滲漏造成血漿容量嚴重缺乏,患者可發(fā)生休克。長時間休克患者可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礙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少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血漿滲漏表現,但仍可出現嚴重出血(如皮下血腫、消化道出血、陰道出血、顱內出血、咯血及肉眼血尿等)。
部分病例可出現胸悶、心悸、頭暈、氣促、呼吸困難、頭痛、嘔吐、嗜睡、煩躁、譫妄、抽搐、昏迷、行為異常、頸強直、腰痛、少尿或無尿及黃疸等嚴重臟器損害的表現。
3.恢復期
極期后的2~3日,患者病情好轉,胃腸道癥狀減輕,進入恢復期。部分患者可見針尖樣出血點,下肢多見,可有皮膚瘙癢。白細胞計數開始上升,血小板計數逐漸恢復。
多數患者表現為普通登革熱,可僅有發(fā)熱期和恢復期。少數患者發(fā)展為重癥登革熱。
登革熱的臨床表現多樣,要注意與麻疹、蕁麻疹、猩紅熱、流腦、斑疹傷寒等進行鑒別診斷。
溫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補虛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風散邪的食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