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長期腹壓增加、直腸黏膜松弛、肛門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直腸周圍支持組織薄弱、年老體弱等。
1. 長期腹壓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可導致腹內(nèi)壓持續(xù)增高,向下擠壓直腸,使其脫出肛門外。建議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止咳、通便、改善排尿等。
2. 直腸黏膜松弛:隨著年齡增長或長期腹瀉等,直腸黏膜彈性減弱,容易脫出??赏ㄟ^直腸黏膜注射硬化劑等方法進行治療。
3. 肛門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肛門括約肌松弛或收縮無力,不能有效固定直腸,易引發(fā)脫肛。可進行肛門括約肌鍛煉,如提肛運動等。
4. 直腸周圍支持組織薄弱:先天發(fā)育不良或后天損傷等,導致直腸周圍的筋膜、韌帶等支持組織薄弱,不能支撐直腸。可考慮手術(shù)修補。
5. 年老體弱: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肛門周圍組織松弛,脫肛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可適當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zhì)。
注意事項:脫肛患者應避免過度用力排便、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動作,保持大便通暢,注意肛門清潔衛(wèi)生,如有不適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