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的癥狀與體征主要包括以下
1. 嘔血與黑便:嘔血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黑便呈柏油樣,常伴有頭暈、乏力等癥狀。
2. 休克表現:如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嚴重時可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
3. 腹部體征:上腹部可有壓痛,但無明顯肌緊張和反跳痛,腸鳴音可亢進。
4. 腸鳴音改變:腸鳴音活躍或亢進,提示腸道內有積血。
5. 血紅蛋白下降:出血后可出現血紅蛋白下降,紅細胞計數減少等。
1. 嘔血與黑便:這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最常見的癥狀,由于胃酸的作用,血液在胃內與胃酸混合后呈暗紅色或鮮紅色,經口腔吐出;而血液在腸道內與腸道內的物質混合后形成柏油樣便,排出體外。
2. 休克表現:大量失血會導致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引起休克癥狀。面色蒼白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縮,血液重新分布所致;四肢濕冷是因為微循環(huán)灌注不足;脈搏細速反映心臟代償性加快以維持血液循環(huán);血壓下降是休克的重要表現之一,若血壓持續(xù)下降且不易回升,提示病情嚴重。
3. 腹部體征:上腹部的壓痛通常是由于潰瘍面的刺激引起,但一般不會有明顯的肌緊張和反跳痛,這與急性腹膜炎的表現不同。腸鳴音亢進可能是由于腸道內積血刺激腸道蠕動所致。
4. 腸鳴音改變:出血后腸道內積血,刺激腸道蠕動加快,導致腸鳴音活躍或亢進。如果出血停止,腸道功能逐漸恢復,腸鳴音可恢復正常。
5. 血紅蛋白下降:隨著失血的持續(xù),血紅蛋白會逐漸下降,紅細胞計數也會減少。通過監(jiān)測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的變化,可以了解出血的程度和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患者應密切觀察自身癥狀和體征的變化,如出現嘔血、黑便加重、休克癥狀加重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同時,要遵醫(yī)囑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如輸血、補液、止血等,以維持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和促進潰瘍的愈合。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利于胃腸道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