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體溫一般 38℃ - 41℃。一般情況下,中暑患者體溫通常會升高到 38℃以上,嚴重中暑時體溫可高達 41℃甚至更高。
中暑導致體溫升高的原理主要是人體在高溫環(huán)境下,散熱困難,產熱大于散熱,導致體溫調節(jié)中樞失調。身體會通過一系列生理反應來試圖散熱,如出汗,但如果環(huán)境溫度過高、濕度大或人體水分丟失過多,出汗散熱功能受阻,就會使體溫逐漸上升。
在中暑的過程中,體溫的升高程度與中暑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輕度中暑時,體溫可能只是輕度升高,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乏力等癥狀;而重度中暑時,體溫會急劇上升,患者可能會出現昏迷、抽搐、休克等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中暑后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降溫處理,如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用濕毛巾冷敷頭部、頸部、腋窩等部位,或用溫水擦拭全身等。同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如果患者體溫持續(xù)升高或出現嚴重癥狀,應立即就醫(yī),遵醫(yī)囑進行治療。在日常護理中,要注意避免在高溫環(huán)境下長時間停留,及時補充水分,保持良好的通風等,以預防中暑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