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檢查項目包括血清肌酐、尿肌酐、內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肌酐比值、胱抑素C等。
1. 血清肌酐:是指血液中肌酐的含量,主要由肌肉代謝產生,經腎臟排泄。通過檢測血清肌酐水平,可初步了解腎臟的濾過功能。當腎臟功能受損時,血清肌酐會升高,其數(shù)值變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腎臟損傷的程度。
2. 尿肌酐:是指尿液中肌酐的含量。收集24小時尿液進行檢測,可評估腎臟對肌酐的排泄能力。尿肌酐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飲食中肉類攝入、肌肉量等。若尿肌酐排泄量異常,可能提示腎臟或其他系統(tǒng)存在問題。
3. 內生肌酐清除率:能更準確地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通過收集血、尿標本,計算單位時間內腎臟將若干毫升血漿中的內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的能力。比血清肌酐更敏感,在腎臟早期受損時,內生肌酐清除率可能已下降。
4. 血肌酐/尿肌酐比值:有助于判斷腎臟疾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不同的腎臟疾病,該比值會有不同變化,結合其他檢查結果,可為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5. 胱抑素C: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敏感指標,比血清肌酐更能早期發(fā)現(xiàn)腎臟功能的輕微變化。不受年齡、性別、肌肉量等因素影響,在評估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方面有重要價值。
進行肌酐相關檢查后,若結果異常,應及時就醫(yī)。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避免過度勞累,控制血壓、血糖等。同時,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維護腎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