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癥狀有發(fā)熱、局部疼痛、紅腫、活動受限、竇道形成等。
1. 發(fā)熱:骨髓炎多由細菌感染引發(fā),細菌在體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刺激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導致體溫升高,患者可出現高熱癥狀,體溫可達 38℃甚至更高,同時可能伴有寒戰(zhàn)、乏力等全身性不適表現。
2. 局部疼痛:炎癥侵襲骨髓及周圍組織,會引起明顯的疼痛。疼痛通常較為劇烈,尤其是在病變部位,隨著病情發(fā)展,疼痛可能持續(xù)加重,患者常難以忍受,在活動或觸碰時疼痛會進一步加劇。
3. 紅腫:由于炎癥刺激,局部血管擴張、充血,進而出現紅腫現象。病變部位的皮膚會發(fā)紅,且伴有腫脹,范圍可能逐漸擴大,皮膚溫度也會升高。
4. 活動受限:骨髓炎會影響骨骼及周圍關節(jié)的正常功能,患者因疼痛和局部病變,會出現肢體活動困難,無法正常屈伸、旋轉等動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行動能力。
5. 竇道形成:若骨髓炎病情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癥會破壞骨質和周圍組織,形成膿腫,膿腫破潰后可在皮膚表面形成竇道,會持續(xù)或間斷流出膿性分泌物,有時還可能伴有死骨排出。
骨髓炎患者日常要多休息,避免勞累,保持病變部位清潔,防止感染加重。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最重要的是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并調整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