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腫與慢阻肺在疾病定義、病理改變、癥狀表現(xiàn)、診斷方法、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疾病定義: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tài)。慢阻肺則是一種具有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fā)展。
2. 病理改變:肺氣腫主要是肺泡壁破壞、肺泡腔擴大等改變。慢阻肺除了有類似肺氣腫的肺泡結構改變外,還存在氣道壁增厚、黏液腺增生肥大、纖毛功能障礙等氣道的慢性炎癥改變。
3. 癥狀表現(xiàn):肺氣腫早期可無癥狀或僅在勞動、運動時感到氣短。隨著病情進展,氣短逐漸加重。慢阻肺癥狀更豐富,有慢性咳嗽、咳痰,常晨間咳嗽明顯,夜間有陣咳或排痰,也有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
4. 診斷方法:肺氣腫主要依靠胸部影像學檢查如胸片、CT等發(fā)現(xiàn)肺部透亮度增加、肺紋理稀疏等典型表現(xiàn)來診斷。慢阻肺診斷除影像學外,更重要的是肺功能檢查,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0.70 可確定存在持續(xù)性氣流受限。
5. 治療方法:肺氣腫治療主要是戒煙、氧療,有感染時抗感染,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改善癥狀。慢阻肺治療除上述措施外,還強調長期規(guī)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與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聯(lián)合制劑,以減少急性加重風險。
日常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刺激性物質,如花粉、煙霧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適度進行呼吸鍛煉,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同時,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定期復診,規(guī)范用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