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出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表現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發(fā)熱、乏力等。
1. 胸痛:多為胸膜炎所致,疼痛性質多為刺痛或牽拉痛,隨呼吸或咳嗽加重,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用力呼吸,疼痛部位多與胸腔積液部位相關,早期積液量少時胸痛明顯,隨著積液增多,臟層與壁層胸膜分離,胸痛可減輕或消失。
2. 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是由于胸腔積液刺激胸膜、氣管或支氣管引起,部分患者咳嗽時可能伴有少量咳痰,咳嗽程度因人而異。
3. 呼吸困難:是滲出性胸腔積液較為常見且嚴重的癥狀,積液量增多會壓迫肺組織,導致肺擴張受限,氣體交換障礙,患者會感到呼吸費力,活動后癥狀加劇,嚴重時可出現端坐呼吸、發(fā)紺等表現。
4. 發(fā)熱:多見于感染性滲出性胸腔積液,如結核性胸膜炎等,體溫可呈低熱、中度發(fā)熱甚至高熱,發(fā)熱常伴有盜汗、乏力等全身癥狀,熱型不定,可呈稽留熱、弛張熱等。
5. 乏力: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疲倦,活動耐力下降,這與胸腔積液導致的身體不適、呼吸功能受限以及可能存在的原發(fā)病消耗等因素有關,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檢查,明確病因并積極治療。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加強營養(yǎng),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需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