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管炎和急性膽囊炎在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檢查方式、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發(fā)病原因:急性膽管炎主要因膽管梗阻和細菌感染引發(fā),梗阻原因常見結石、寄生蟲等;急性膽囊炎多由膽囊管梗阻、細菌感染及膽囊缺血等因素導致,膽囊管梗阻以結石嵌頓最為常見。
2.臨床表現:急性膽管炎典型表現為腹痛、寒戰(zhàn)高熱、黃疸,即夏科氏三聯征,嚴重時可出現休克和精神癥狀;急性膽囊炎主要癥狀是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部分患者有發(fā)熱,一般無黃疸或黃疸較輕。
3.檢查方式:急性膽管炎通過腹部超聲、CT等可發(fā)現膽管擴張、膽管內結石等情況,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能更清晰顯示膽管形態(tài);急性膽囊炎超聲可見膽囊增大、膽囊壁增厚,有時能發(fā)現膽囊內結石光團及聲影。
4.治療方法:急性膽管炎治療原則是解除梗阻、控制感染,輕者保守治療,重者需手術切開膽管取石、引流;急性膽囊炎病情輕者先禁食、補液、抗感染等保守治療,病情重或存在膽囊壞疽、穿孔等情況時需行膽囊切除術。
日常要注意保持規(guī)律飲食,避免食用過多油膩食物,減少膽囊和膽管負擔。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治療和復查,防止病情反復或加重。